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做好转型准备 迎接未来就业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答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问


非规则性劳动仍然无法被机器取代

  记者: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请您谈谈对未来就业趋势的看法。

  陈宇:这是现在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出现以后,就业领域会出现机器代替生产工人的现象,从而使就业岗位减少,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

  我个人对这个观点持保留态度。在工业社会初期,当时的人们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担心: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会使得机器排挤工人,导致工人的大规模失业。但是后来的发展证明,机器在消灭一些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

  例如工业社会初期的纺织业,熟练手工劳动被机器替代,大量优秀纺织技工失业,引发这些工人对机器的仇恨,甚至曾爆发了工人组织起来砸毁机器的“卢德运动”。现在回过头来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纺织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民众对纺织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最终反而促使纺织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最终纺织工人的数量和工资收入不减反增。

  所以,用眼前的一些事实简单地推断未来的就业趋势,是不准确的。

  记者:您认为哪些工作岗位更容易被机器取代?

  陈宇:人类的劳动可以细分为4种类型,即规则性体力劳动、规则性智力劳动、非规则性体力劳动和非规则性智力劳动。新技术能够取代的,实际上是规则性体力劳动和规则性智力劳动。例如流水线上的工人每天重复进行同一个简单动作,这种规则性体力劳动对人来说是重复的、单调的、缺少劳动趣味的,被机器取代也是正常的。

  但是,比如体育竞技等非规则性体力劳动,至今还没有机器人选手能够取代人类的趋势;再比如专业性的思考、复杂性的对话等包含价值观和目标函数设计的非规则性智力劳动,仍然无法被机器取代。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依然存在

  记者:目前,我国就业领域面临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局面,新技术的发展,对今后我国就业领域有哪些影响?

  陈宇:我认为,未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肯定会有变化,但主要是结构性的变化,而不是绝对就业量的减少。过去,由于生产力所限,非规则性劳动在整个人类劳动中所占比例较小,人们大量从事的是规则性劳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非规则性体力劳动和非规则性智力劳动需求会迅速扩大,未来我国劳动力可从事的工作还会大幅度增加。

  举例来说,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曾预言,只要拥有3台100万次/秒的计算机,人类就能够解决全部计算问题。然而,现在任何一部手机的计算能力都超过了当时全人类的计算能力,但人类的计算需求还在不断增加。所以,未来大部分人会去从事非规则性体力劳动和非规则性智力劳动,并且这种劳动的需要量之大,会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另外,随着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劳动者将需要新型技能组合。例如,随着数据分析师、软件和应用程序开发者、销售和营销设计人员等非规则性劳动的岗位增长,现有劳动力的技能结构已经无法适应新技术所创造的新岗位,所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依然会存在。

采取多种举措应对未来就业形势

  记者:面对新技术对传统就业带来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陈宇:对于劳动者来说,面对新技术对传统工作岗位的颠覆和新岗位的创造,劳动者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即更新知识。也就是说,产业在变化、劳动领域在变化、工作环境在变化,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交流表达、数字运算、自我学习、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等核心能力,使自己能够适应职场的变化。

  对于政府部门,尤其是人社部门来说,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鼓励创新创业,实际上是鼓励劳动者进入生产力发展的前沿阵地。

  其次,人社部门要给予劳动者更多的培训和受教育机会。由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劳动者原有的劳动技能已不能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只有通过再培训,才能使劳动者适应新的岗位要求。所以,要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让更多人能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再次,还要建立更加充分的社会保障网络,在为劳动者提供兜底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民基本收入保障,以解决因新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财富分配问题。

  最后,要积极应对新出现的用工形式,鼓励新业态发展。近年来,随着分享经济的不断发展,平台型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给社会发展创造了较大价值,人社部门要积极应对各种新型用工形式,支持新业态的发展。

(摘自:2018年10月10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原标题为:做好转型准备, 迎接未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