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18: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子课题组实验方案
-
作者:资讯发布员日期:2017-05-24来源:浏览次数:9
《职业核心能力在技工学校培养的实效研究》实验方案
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子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张东风
一、课题背景
职业核心能力的获得已经在职业院校特别是技工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我校从全国核心能力研究开始初期介入,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参与了核心能力培养教材的开发,刘克勤为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人证编审委员会成员,《与人合作能力》副主编,徐小英老师参加了教材的编写。在全国核心能力师资培训第一期研讨会期间,参会的刘克勤和张东风分别提交了课程设计的模版,为后续师资培训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从2003年起,部门先后派出13位教师参加核心能力的师资培训,回校后,分别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开展岗位培训,为此,我校被授予“全国核心能力师资培养示范单位”匾牌。
有了强大的师资,我们针对不同系和专心分别就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解决问题、自我学习等开设了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选课学生多,参加学习成员稳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全校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推进技工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健全人格的全面成长,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课题批准号:GJA080009)的统领下,结合技工学校学生核心能力的需求和实际,我校申报了《职业核心能力在技工学校培养的实效研究》子课题,致力于核心能力在不同教育模式下的效果研究,以期提高核心能力教育和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果性。
课题牵头人:张东风
联系人:张东风,电话:0755-83756166 邮箱:zhang_df@126.com
二、实验计划
(一)申请学校纵向课题,获得经费支持
根据我校科研工作规范和计划,《职业核心能力在技工学校培养
的实效研究》子课题申请为学校科研纵向课题,将课题的研究纳入学校科研计划,获得学校科研经费的支持。
(二)设计项目,开展前测和后测工作
依托我校已经开设过《自我学习》、《职业方法能力训练》、《数
字应用》、《与人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等课程,开展讲座、学习和培训后的效果测评,获得具体实验数据;同时在未开课班级进行前测工作,并对这些班级进行跟踪后测,获得对比数据,为成果分析和论文的撰写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积极开展教师核心能力理念培训
结合学校教师岗位积极教育,在学校统一安排下,面向学校教师
(包括任课教师、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员等)开展核心能力理念培训,端正指导思想,强化职业联系,拓展课程门类,提升就业质量。
(四)加强个案跟踪和研究
针对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个别案例,加强个案跟踪研究,积累核心能力培养个性化资料和信息,突出典型,增强代表性。
三、预期成果
1.提高教师对核心能力培养的认识,转变观念,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并结合专业教学,实施核心能力培养。
2.提交综合调研报告1份。
3.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篇。
4.组织核心能力教育和培养成果展示。
四、时间进度
(一)准备阶段:2009年9月至2009年11月开题,确定研究方案。
(二)测量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开展资料的收集、加工和整理;
(三)研究阶段:2010年5月至2010年10月,提升研究成果,公开发表论文。
(四)结题阶段:21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提交报告、论文,课题结题。
五、研究模块与分工
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子课题组
二○○九年十月十八日
姓名 | 职称 | 研究模块 | 备 注 |
张东风 | 高级讲师 | 职业方法能力培养 | |
刘克勤 | 高级讲师 | 与人合作 | |
王华 | 高级讲师 | 与人交流 | |
杨海兵 | 讲师/硕士 | 自我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