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七: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实验方案

    作者:资讯发布员日期:2017-05-24来源:浏览次数:17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验”课题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实验方案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

  2007年4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北京开题,其中的子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验”于2007年5月277号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开题,我们学院作为子课题参与单位,需从2007年9月到2009年7月进行实验研究。

  一、研究思路

  1、在07级新生中开始实验,分文、理各一个实验班,与同年级、同专业的另外班级进行比对,检验效果。

  2、重点实验自我学习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两大能力,实验周期一年。结束时进行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一个调研报告和阶段总结)。2008年9月在08级新生中再次实验,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方案和教育教学理论,形成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方案,完成研究报告。

  3、研究重点:一是探索课程形式;二是怎样综合利用相关措施加强训练;三是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二、基本途径

  以劳动社会保障部的两大能力训练模块内容和我院的“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与训练”内容为主。利用我院现有的“素质教育课”平台作为主阵地,综合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自育手册、专业课教学等手段加强训练。

  1、上好素质教育课。保证每周必要的课时量,辅导员指导学生将自我学习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的知识点、训练项目落到实处,并保证效果。积极创新课程形式、授课方法,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2、社团活动。指导实验班建立若干学习兴趣小组,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其中1—2项,兴趣小组每两周组织一次活动,依次轮流作为组织者,事先将活动方案、形式、措施以及要达到的效果报辅导员,以便指导、检查、督促,本兴趣小组每活动一个周期进行一次评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鼓励活动小组的学生都成为学院社团活动的骨干力量,在学院社团活动中要积极参与,敢于拿奖。

  3、社会实践。每个休息日和假期,都要为学生制定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计划性和怎样合理的利用时间等;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勇气、信心、技巧等。

  4、研究性学习。有意识地让每位同学参与到学校教师的科研任务中,发挥全校教师的作用,在科研中教会学生如何把握课题、查阅资料、利用资源、思索创新、进行写作等。使老师与学生经常交流,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5、专题讲座。经常请校内、校外的专家进行有关专业、科研、时势、礼仪、交流、成才等方面的专题讲座,鼓励实验班学生都要参加,并且要积极与老师沟通,每次讲座都要提1—2个问题。

  6、自育手册。充分利用自育手册的自育作用,让学生按时填写,及时总结。

  7、专业课教学。让专业课教师明确实验班进行课题实验的目的、意义、目标、要点等,有意识地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训练科目。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研究小组

  组长:白君堂

  副组长:张晓东

  成员:汪红旗 支喜梅 赵 起 肖夏杰 何桂英 李 勇 李德明  贾海科 张 颖 王慧芳

  2、为实验班上好入学教育第一课,从入学开始,就要向学生讲明实验班的目的、目标、意义和将要付出的大量时间,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准备。

  3、实验班所在系部领导要高度重视,配备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爱钻研的同志任实验班辅导员,在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

  4、学院课题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共同关注实验班情况,经常听课、评课、找学生座谈,帮助辅导员备课、查找资料等。

  5、学校保证必要的资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