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11:浙江省衢州市技师学院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
作者:资讯发布员日期:2017-05-24来源:浏览次数:3
(课题负责人:赖建斌)
2009年10月
一、课题背景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利于职业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就业,造福天民族,造福于国家。
2009年6月我院正式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课题批准号:GJA080009)子课题单位,承担的为第四子课题: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方法研究。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决定在学院开展实验。
二、研究目标
(一)学习研究现代综合评价方法,认知现代评价方法的分类、特点,如数据评价法、模型评价法、专家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混合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等。
(二)建设并实践职业核心能力各能力点的不同层次的教学课程方案,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核心能力的鉴定、取证。
(三)以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竞赛为载体,加强教师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和重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探索出具有特色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从而推动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四)建立评价体系,研究各种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创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教师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调查;
2.教师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3.职业核心能力各能力点的不同层次的教学课程方案开发;
4.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的运用。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对比研究法;
3.过程、业绩测评法;
4.效果检测(前测、后测考查,学生就业企业问卷反馈分析法等);
5.其他方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实验研究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09年6月-10月)
1.收集有关资料,撰写本课题开题报告;
2.确定本课题研究单位和人员;
3.本课题开题,确定研究实验方案和重点。
(二)试验研究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8月)
1.主要研究实验人员研讨
2.完成前测量表或调查问卷设计;
3.开展教学实验研究;
(三)中期总结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
1.形成若干可操作性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和评价方案。
2.形成成果(完成一个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公开发表1篇理论文章)。
(四)成果总结阶段(2010年12月)
1.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撰写工作;
2.成果提交鉴定、验收
3.课题总结。
五、课题研究成员
组长:赖建斌
成员:张寿喜姜伟军徐罡孙勇兵
六、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建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评价模型;
2.调查报告一篇;
3.研究报告一份;
4.课题组主要成员发表一篇相关研究论文。
衢州市技师学院子课题组
二OO九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