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10: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
作者:资讯发布员日期:2017-05-24来源:浏览次数:3
(课题负责人:郑彩云)
2009年9月
一、课题背景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 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9年6月我院正式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课题批准号:GJA080009)子课题单位,承担的为第二子课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实价值研究。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决定在学院开展实验。
二、研究目标
(一)学习现代职教理念,以需求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基本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为重点,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积极实践项目教学法的“行动导向型”课程体系或其它适合于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善于创新课程模式及教学新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专业教学目标应定位于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要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行业证书,让更多的学生能获得“多证”。
(三)以多种形式的活动、竞赛为载体,促进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统一,提高辅导员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和重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提高教师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探索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从而推动特色课程建设。
(四)研究职业核心能力对教师、对辅导员、对学生职业发展提升的现实价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调查;
2.教师、辅导员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实价值;
3.教师、辅导员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4.若有可能,再研究农民工等社会群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实价值。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法;
3. 过程、业绩测评法;
4.效果检测(前测、后测考查,企业问卷反馈分析法等);
5.其他方法(行动研究法、对比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试验研究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09年6月-7月)
1. 收集有关资料,撰写本课题开题报告;
2. 确定本课题研究单位和人员;
3. 本课题开题,确定研究实验方案和重点。
(二)试验研究阶段(2009年7月-2010年8月)
1. 主要研究实验人员研讨
2. 完成前测量表或调查问卷设计;
3. 开展教学实验研究;
(三)中期总结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
1. 形成若干可操作性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和评价方案。
2. 形成成果(完成一个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公开发表1篇理论文章)。
(四)成果总结阶段(2010年12月)
1.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撰写工作;
2. 成果提交鉴定、验收
3. 课题总结。
五、课题研究成员
组长:郑彩云
成员:王贵军胡伟吴强李德友齐立辉
六、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 调查报告两篇;
2. 研究报告一份;
3. 课题组主要成员发表一篇相关研究论文。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子课题组
二OO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