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4: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子课题组

    作者:资讯发布员日期:2017-05-24来源:浏览次数:4

一、课题背景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2006]16号文)

  2009年6月我院正式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课题批准号:GJA080009)子课题单位。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把学生职业素质高打造成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决定在学院进行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一)研究意义

1、为就业服务,为学生科学发展服务。

2、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3、为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提供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标

1、完善学院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训方案。

2、研究学院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

3、完成学院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

4、研究学院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研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训的课程建设。

①必修、选修、就业指导课程等。

②内容、教学组织、效果评价等。

2、研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培训的教学方法。

3、研究学生经过职业核心能力教学后的变化。

4、研究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形成的效果评价方式。

(二)研究方法

1、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

2、“OTPAE”五步教学法;

3、过程、业绩测评法;

4、效果检测(前测、后测考查,企业问卷反馈分析法等);

5、其他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问卷法、对比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试验研究进度安排

  本课题周期为一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5月-2009年8月)课程方案研究制订和课题研究资料准备阶段。本阶段的研究任务是:成立子课题领导小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设计课程教学方案、搜集和开发相应的课程核心资源、在实验班级开展前测。

  第二阶段:(2009年9月-2010年6月)课程核心资源建设、学生核心能力研究开发及综合实施阶段。本阶段的研究任务是:开展教学实验研究,组织教学人员培训,设计开发以提高各年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核心资源的结构框架,设计基于相关能力训练、测试及反馈的解决方案;学院开展学科学习能力综合实验及建立实验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我院特点的培训模式和培训路径及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形成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课题总结推广阶段,阶段性成果应用于实践。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实验报告及实验课例,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总结课题的优秀成果在新的年级推广。研究重点:一是探索课程形式;二是怎样综合利用相关措施加强训练;三是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第四阶段:(2010年12月)研究报告报送课题组组长。

五、课题研究成员

组 长:梁玉国(常务副院长)

副组长:夏传波(副院长)、叶厚顺(院长助理)

成 员: 张宜经(院长助理)魏东坡(机械系主任)、张明昭(德育教研室主任)等相关教师

六、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围绕本课题成立两个院级课题组,力争申报省级课题立项;

2、以参与本课题研究为契机,切实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3、力争课题组主要成员发表一篇相关研究论文

4、在学院建立职业核心能力测评站。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子课题组

二OO九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