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总结报告3:衢州市技师学院子课题组

    作者:资讯发布员日期:2017-05-24来源:浏览次数:4

子课题《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方法研究》结题总结报告

衢州市技师学院子课题组

子课题负责人:赖建斌 衢州市技师学院副院长

主要成员孙勇兵(高职教育学部助理、执笔)、姜伟军(实训开放中心主任)徐 罡(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张寿喜( 教科室副主任)

  2009年6月我院正式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课题批准号:GJA080009)子课题单位,承担的为第四子课题: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方法研究。在校领导的带领和关心下,在教师们的大力配合下,经过一次次的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取得了一些收获。我们工作虽然紧张,但却感觉很充实;虽然很忙碌,但却在不断成长;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一篇正式发表的论文”、 “一个教学方案或项目设计资料”、“一套(30道)试题”、“150人以上的效果测评”的任务,现将本子课题的实验报告总结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教师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调查

  我们子课题组精心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我们精心设计了两次问卷调查,参与调查人数600多人,初步了解开课前后学生的变化和想法,90%的同学认为职业核心能力课提高了学习积极性,92%的同学认为职业核心能力课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花时间学习,这次问卷调查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课题奠定了基础 。

2.教师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我们把职业核心能力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学院人才培养的思路是搭建“精神成人、技能成才”的两个平台,关注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

我院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①师资的培训;先后派出7位教师参加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师的培训。②创新教学方法;把职业核心能力的能力点融入教学情境之中。③积极开展学生的社团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④让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评统一考试。

3.职业核心能力各能力点的不同层次的教学课程方案开发

  我院及时订购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编的《自我学习能力训练手册》、《与人交流能力训练手册》、《信息处理能力训练手册》、《与人合作能力训练手册》、《数字应用能力训练手册》和《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手册》配套教材及相关教师用书,保证教学需要。

4.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的运用

  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我院积极推进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的评价。在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六个循环步骤中(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测→评价)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及老师的综合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方法迁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思想情操方面的综合得分。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为了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体现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本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弊端,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课题组于2009年3月编写了针对企业领导、企业员工、在校学生、专业教师、相关学校的问卷调查表,以全面了解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2.对比研究法

  我院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中遴选班级,将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模块解构到基础课程以及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教学实验,积极探索出有效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用人单位反馈情况,对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毕业生与未开设的班级进行比较。

3.过程、业绩测评法

  积极推进行为导向教学,采用现代综合评价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及老师评价。采用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方式,让学生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培养。

二、研究成果与影响

1、师生进一步明确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人的能力分三层: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特定能力是表现在每一具体的职业、工种、岗位和工作能力;通用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行业、或者一组存在共性的相近工作领域的能力;核心能力是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甚至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迁移性,其影响辐射到整个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领域,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极其深远。因此,核心能力和其他一切能力都不同,是其他能力形成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它是支柱,是依托,是承载其他能力的基础。

  职业核心能力对职业活动的意义就象生命需要水一样普通,一样重要。对劳动者来说,职业核心能力是就业必备的技能,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对企业来说,培训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对学校来说,培训职业核心能力是为了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制定培训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方法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教学宗旨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职业活动(或模拟职业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以任务驱动型的学习为主的实践过程,在一定的知识和理论指导下,获得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学的基本方法,我们确定为行动导向教学法。

3、完成《职业社会能力》(初级、中级)教学任务及测评工作

  我院已完成08级技工班、09、10级技师班的《职业社会能力》(初级)中的“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6个模块培训,2011年5月完成218人的测评工作。

4、结合本课题做好社会调查

  通过对毕业生的对比调查,我们发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拓展了个人的发展空间,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5、组织教师撰写关于本课题论文

  学生经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在自我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中,其核心能力得到了发挥。

三、研究结论

  职业核心能力是适用于各种职业、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社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世界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是我国能力建设的重要内涵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归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职业价值观为内核的综合素质是求职竞争的重要条件。求职就业是职业人才进入社会或者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社会需要什么人,用人单位重什么?是职业人才就业竞争的关键。实质上,十里挑一,就业竞争,最终、最主要的竞争是职业核心能力和作为职业道德目标导向、作为职业态度内驱源泉的价值观的竞争。

2.职业核心能力和价值观是入职发展的基本动因和依托。个人进入职场的头3个月或半年是入职的关键期,是用人单位考察录用者实际工作能力和人品的重要时段。大量事实表明,我们的职业人才专业对路,但不少毕业生核心能力弱,价值观错位,职业起步就遭受失败。它从反面也印证出:职业发展,价值观是动力,是根本,职业核心能力是基本依托;职业的核心能力和价值观在工作场所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3、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能力本位社会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强调人的能力建设已为政府和社会所共识”。在能力本位社会的发展中,能力建设无疑是教育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普遍的价值取向,而在能力建设中,作为对获得、发展和能成功运用好一般专业能力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的建设,正日益引起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

四、获得的成果(论文、专著、教材等)细目

  课题组成员孙勇兵的《浅谈职业核心能力中自我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2010年7月发表《职业》杂志。

 

                       20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