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总结报告6: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资讯发布员日期:2017-05-24来源:浏览次数:4

 

子课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教学方法研究

研 究 总 结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子课题组

负责人:梁玉国(常务副院长)

主要成员:夏传波、叶厚顺、张明昭、魏东坡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主要特征之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其重要的使命。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在阐述“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这一问题中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6号文件中所提到的这些“能力”正是以上所说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具有普适性等主要特点。它可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所有职业。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之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之为“基本能力”。在全美测评协会体系中被称为“软技能”;香港称之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等。《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按照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我院于2009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学和教育管理合力育人的实施意见》,系统的提出了教学和教育管理形成育人的目标、渠道和具体方法,同时,进一步将“把学生职业素质高打造成学院的亮点,成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列入了2009年学院工作要点。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对学生实施“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方面能力培养与训练,达到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提高其基本生存能力和基本发展能力的目的。方法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实施以“独立学习、获取新知、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为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知识、信息和掌握新方法的能力,提高基本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研究内容

1.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制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标准。

2.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标准确定培养内容。

3.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4.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和内容,进行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基地建设。

5.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多样性和灵活性,建立能力本位的评价机制。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确定哪些内容才能涵盖职业核心能力的所有模块,这是本课题的关键之一。

2.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采用哪些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真正使学生得到能力锻炼,这是本课题的关键之二。

3.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一种能力,采用什么样的评价考核方式进行衡量,这是本课题的关键之三,也是难点。

二、研究成果与影响

(一)领导重视

  2009年我院参与课题组研究伊始,便成立了由梁玉国常务副院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包括教学副院长夏传波、学管副院长叶厚顺、教务处长王忠、机械系主任魏东坡、德育教研室主任张明昭以及相关教师。学院将课题研究纳入学院的工作要点,作为学院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的抓手。

(二)研究有序开展

  我院严格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按照上交总课题组的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执行研究计划。先后对25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学院1504名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训。2009年底我院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申报了《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并获重点课题立项,课题的立项为研究进一步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院出台了《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合力育人实施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组织教师对课程进行了模块化重构,教师组织说课,专业负责人说专业,学生管理人员说育人,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将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到学院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去。将把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高和就业质量作为学院的两个亮点来打造。

经过学院上下不懈努力,学生就业率连续四年名列山东省非师范类院校就业排名前列,学生就业对口率、就业单位满意率、学生就业满意率逐年提高。

(三)积极参与课题活动

  我院十分重视总课题组所布置的各项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先后参加深圳会议、北京会议等多项学术交流活动;参与总课题组试题库建设;先后发表《高职德育课职业核心能力实践探索—以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管理学家》、《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新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研究》在《商业文化》、《孔子教育本质上是职业教育》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浅谈当代高职学生应当树立的择业观》在《职工天地》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编写《职业社会能力》校本讲义一套,主要针对高职学生职业社会能力的培养,正在试用阶段。

三、研究结论

1.把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构建为一个系统化的培养标准,全面纳入高职人才培养工作。

2.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突破,不限于课堂教学培养,还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业渗透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探索。

3.提出了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基地建设,这是以前任何研究均未涉及的内容。

4.建设性的研究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矫正高职培养模式的片面性。

我院作为子课题研究单位,在实验阶段还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总结如下:

1.师资队伍相对欠缺。作为职业核心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们普遍认可,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部分专业课教师还是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课的衔接,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实际效果,因而还需要对教师加大培养和培训力度,适应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的需要。

2.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单一。教师在进行职业核心能力教学过程,往往还是习惯在教室里讲授理论,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作用过于突出,学生尚未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由于教室的限制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

3.职业核心能力考试认证认可度不高。根据课题组安排,本打算组织学生认证考试,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高,但考试兴趣却很低。主要原因一方面考试必然加重学生的负担,一方面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证书上需要得到更多用人单位的认可。建议总课题组设计可以通过学生日常教学表现就可以获得证书的考核办法。

4.能力要结合价值观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培训,我们也发现突出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很快找到工作,但是高职学生就业稳定性差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仅仅围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教育教学的话,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学生也很难有所发展,因而建议总课题组可以结合本课题研究成果设计与职业价值观相关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获得的成果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杂志名称

刊号

1

孔子教育本质上是职业教育

 王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CN22-5051

2

浅谈当代高职学生应当树立的择业观

牛雪艳

职工天地

CN37-1229/C 

3

高职德育课职业核心能力实践探索

—以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明昭

管理学家

CN11-5630/F

4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王丽

商业文化

CN11-3456/GO

5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新探索

孙宗魁

商业文化

CN11-3456/GO

6

《职业社会能力》

校本讲义

未出版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