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研究报告4:深圳技师学院

    作者:资讯发布员日期:2017-05-24来源:浏览次数:4

《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道德教育》

研究报告

               

子课题主持单位:深圳技师学院

主持人:张东风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契合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基本要求是: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职业核心能力从提出到实效研究的今天,其根本目标就是为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1994年,安德森和马歇尔出版了《核心能力与特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一书,在该书中他们提出了核心能力的分类理论。即便是最基本的诸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交流能力和计算能力等。基本能力是人适应社会生活、参加工作和继续接受教育所必需的能力。它是一种工具性的能力,是每个人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成为一个建设文明社会和享受文明生活的好公民所必需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应用都包含有具体的个性特征要求,如开放性、诚实性、可信性等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的特征。

可以说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我们的培养目标都是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肩负起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培养的目标高度契合。

2.“三位一体”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我院(深圳技师学院)是一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学院先后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坚持“质量立校、全员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真务实、德技双馨”的校训,以办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为宗旨,努力打造技工教育品牌,为深圳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准确把握“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健康的人格”三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目标要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三位一体”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的提出,统一了人们的思想,厘清了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经过近几年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在全方位立德、新模式树人方面大胆创新,摸索与提炼出四种职业道德成功模式:“全员式”、“综合式”、“文化式”、“实践式”,显著提高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加强课程建设

首先是《政治》、《德育》、《职业指导》、《法律》等课程教学。充分发挥政治课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德育功能,已成为政治课教师致力实践的具体任务。合理补充和拓展现行技工院校政治课教材的内容,有重点和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二)加强核心能力课程教学

近几年,通过引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造相关课程,我们已经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类课程中的《职业方法能力训练》、《职业社会能力训练》、《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创新发展》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课程育人的合力。同时培育了确立“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与操守,加强能力锻炼和岗位培养,增进交流学习,造就讲团结、有水平、能战斗的德育骨干队伍。

(三)加强交流和研讨

2013年12月我们成功承办广东省技工院校品德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研讨会在深圳技师学院顺利举行,来自广东全省各技工院校的53位专家和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深圳市童山东专家工作室的专家和学者在童山东教授的带领下全过程参加了研讨活动。研讨活动期间,我部门共组织了两门公开教学和评课、三个主题的讲座、交流活动。两门核心能力培养类课程分别是由刘克勤主讲的《与人合作》和王华老师主讲的《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讲授和训练指导,师生现场交流,课程组织与掌控,赢得了全省参加研讨活动教师的一致好评。在现场交流和评课阶段,与会和听课的教师分别就核心能力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目标的和任务的落实、课堂管理、师生互动、以及学生课堂表现等发表了意见,高度评价我院任课教师具有的教学实力和教学能力,肯定了课程设置与教学对学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有了掌握知识、训练技能的成功体验,是十分经典的品德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培养课程,许多听课教师给主讲教师打出了100分的评分结果,并写出了中肯的评价意见,赞誉之词跃然纸上。

研讨会上,我本人主讲“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探索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新思路”;职业指导教研室主任刘滨主讲“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核心能力项目教学实施”;企业专家、高级培训师常静主讲“企业对员工的品德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要求”。三个讲座和交流主题紧扣高技能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分别就核心能力的主要内容、学院核心能力课程设置、项目教学实施、教学体会以及企业对员工品德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作深入探讨,内容新颖、实用,具有进一步学习、研讨和推广借鉴作用。参加会议的老师共同感受到职业核心能力类课程的实用价值,感受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技工院校学生提升人格修养和职业信心的作用。纷纷表示要结合本校实际,开设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三、实验成效

深圳技师是较早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研究和向学生推出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技工院校之一,组织多部门共同发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育工作,时至今日,课程建设已初具规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提高,特别是良好的通用职业能力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推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这种非技术、跨专业、可迁移的能力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有的专业系已把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设置为专业限选课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了解、学习和训练职业核心能力。可以说,作为“双核”教育之一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具有战略意义。  

                                                 2014年12月